• ที่ตั้ง ณ ชั้น 4 อาคาร 100 ปี คุณยายฯ
  • โทร: 02 831 1000
  • มือถือ: 086 444 5969
  • เวลาทำการ ทุกวัน 9:00 - 17:30

祖师的德行

พระมงคลเทพมุนี (สด จนฺทสโร)

ผู้ค้นพบวิชชาธรรมกาย

祖师是不可多得的得道高僧,他的伟大志向是度尽一切众生入涅槃后,自己才入涅槃。祖师的弘誓大愿和高尚德行普通人难以企及,以下列举的只是祖师高尚德行的一部分。

祖师的德行

热爱佛教

祖师出家后立志将一生奉献给佛教,成为一名合格的僧人,所以他一直精进修习教法与禅定。

热衷禅定

祖师从出家第一天起就过着极富意义的出家生活,每天精进修习禅定。他证得法身后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深修和弘扬法身法门。

心怀感恩

祖师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皆心怀感恩,从未忘记他们的恩情,并寻找机会报答。例如,有一位卖咖喱饭的优婆夷,名叫咖努,祖师常住卧佛寺时,她经常供养午餐。后来,这位优婆夷年老体弱没人照顾,祖师就接来安排人照顾。

慈悲为怀

当时,有许多人从全国各地来北榄寺请求祖师加持。祖师慈悲为怀,从未拒绝他们的请求。不仅为他们排忧解难,还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如果谁没有卧具,祖师会提供床、枕头和蚊帐等。

勇敢坚毅

当初,祖师弘扬法身法门时遭到许多居士和僧人的反对,因为当时大多数僧人主要提倡学习教理而不是修习禅定。对修习禅定感兴趣的僧人又大多隐居深山。因此,祖师是第一个敢于公开教授禅定的僧人。他敢说“证入法身”,也敢于教授法身法门,所以成为许多人的攻击目标,可是他从未畏惧,继续努力弘扬法身法门,因为他深知这能给世人带来无穷的利益。

为人师表

祖师是优秀的老师,开示的佛法都可以从《三藏经》中考证,有明确的出处,让听法的人既享受又收获知识。重要的是,祖师开示的佛法皆为人生真理,能帮助人们收获真正的快乐,关闭地狱之门,开启天界与涅槃之道。因此,祖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勤奋忍耐

祖师1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身为家中长子必须承担起维持全家生计的重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祖师勤奋忍耐、努力工作,所以生意很好,是一个信誉良好的商人。他担任北榄寺住持后,在振兴几近荒废的寺院时也同样保持勤奋忍耐、解行并进。

坚持不懈

祖师决心要翻译《大念处经》,翻译不出来就不会停止钻研经典。后来,他努力学习巴利语直至融会贯通,并将这部经典翻译出来后才停止钻研经典,将重心转到修习禅定。

立愿悟道

出家第12年,正值十月的月圆日,祖师在芒库威区博恩寺坐雨安居。他立愿如果不能证悟佛陀所证悟的正法,宁愿奉献生命以报佛恩。后来,祖师舍命精进并在当晚如愿证得正法。

惜时如金

祖师深知时间宝贵,不愿让时间白白流逝。自从担任北榄寺住持后从未在其他地方过夜,也不想外出,除非有不得不处理的法务。每当有人邀请祖师到外面吃饭,他都会让人代替。祖师开示时常提醒比丘和沙弥要懂得合理安排时间。譬如在禅修方面,祖师常说:“静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

严守戒律

祖师是如法修行、严守戒律的得道高僧,是众比丘的好榜样,即使在生病时也严守戒律和精进禅定。有一次,有人看见祖师病重没有胃口,便让厨师把米煮烂、研磨,再用白布过滤,最后用保温饭盒装去供养祖师,可是祖师却不愿意食用。

精诚团结

祖师认为在集体生活中,团结非常重要。寺里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寺规,无论做什么都要团结一致,不要发生冲突。比丘、沙弥和八戒女要一同诵经闻法,同一天剃发,如果有人做不到,祖师就会说:“连头都不团结,心怎么会团结呢?”祖师还说和合能带来欢乐,团体没有争吵才会发展壮大,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同心合力一起解决。

干净整洁

祖师喜欢干净整洁,例如八戒女在给比丘和沙弥布置餐桌时,祖师要求餐桌之间要对齐且距离适中,餐桌的中间铺上布,摆上水壶和杯子,将水倒入杯子中,这个过程要确保干净卫生。祖师还要求食不言,如果有人交谈,祖师会问:“在吃饭还是在喝酒?”祖师随身的物品也十分干净,并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祖师穿着的袈裟也洗得一尘不染。

遵守纪律

常住北榄寺的僧俗两众人数众多,所以需要制定严格的纪律和规则。任何违反纪律或行为不当者,祖师会给予提醒,如果第二次违反会给予警告,如果第三次再犯会给予相应的惩处,比如打扫寺院,砍柴火送到厨房。倘若再次违反,就逐出寺院。

支持教育

祖师十分重视教育,告诉弟子们要热爱学习,认真上课,并为每个人提供学习世俗知识和佛法知识的机会。他常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得到的东西会比别人更好更精致,具备技能的人就犹如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如果谁不认真学习,祖师就会说:“既不具备世俗知识,也不具备佛法知识,只知道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勤俭节约

祖师经常将居士供养的新袈裟送给比丘和沙弥,自己则穿着旧袈裟。当袈裟十分破旧后,祖师缝缝补补继续穿。二战期间布料稀缺,祖师便让八戒女将数件废弃的披布裁剪制成袈裟,但因为每件披布的颜色不同,所以裁制出来的袈裟五颜六色,赠予其他比丘却没人接受,最后祖师自己穿。后来,有一位弟子看不下去,就去求来这件袈裟,并将它供奉起来。

知道金钱的价值

祖师说不要将一泰铢视为一文不值的瓦片,一泰铢也可以拿去买零食了,千万别小看它。轻视金钱的人,有的差点变成了乞丐。祖师深知金钱的价值,却没有持金钱。功德主想供养就去找寺院的净人,由净人开具收据,然后功德主再拿收据去供养祖师,祖师就会知道哪位功德主供养了什么。

知道物品的价值

祖师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深知信众供养的每件物品的价值。例如祖师去膳堂用餐的路上,看见信众用船载来供养的大米,有一点掉落在地上也会叫人来捡走。祖师说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也可以煮一餐饭了。此外,有时祖师走在路上看见一块废弃的木头,也会捡回来当柴火。

以礼相待

祖师常说爱语,不说伤害他人感情的话。有人遇到问题来请教时,祖师会认真倾听并给出有用的建议。此外,他还教导弟子们不要口出恶言,不要说令人伤心的话,应以礼相待,热情接待对方。祖师说:“如果我们善待对方,对方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如果我们没有善待对方,对方就会带走好运,留下厄运。”

尊重他人

每个来拜见祖师的人都会得到同等接待,一般接待客人时,祖师会坐在椅子上,而访客则全部席地而坐。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达官贵人,祖师尊重每个人,不喜欢人们互相轻视。他说互相轻视或侮辱,说明彼此缺乏同情心,互相不尊重就是一种自我伤害。即使伟大的人也会因为看不起小人物而受苦,因为小人物也会出于仇恨而伤害伟大的人。

关爱弟子

祖师对弟子关爱有加。如果寺中有比丘或八戒女身患重病,祖师会去鼓励和加持,倘若不幸圆寂,祖师也会为他们举办丧礼。祖师对弟子十分照顾,缺什么就提供什么。出于对弟子的关爱,他生前曾说:“你们等着看吧,即便我圆寂了,也一样可以照顾你们,大家不用担心,希望你们继续认真学习,精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