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ที่ตั้ง ณ ชั้น 4 อาคาร 100 ปี คุณยายฯ
  • โทร: 02 831 1000
  • มือถือ: 086 444 5969
  • เวลาทำการ ทุกวัน 9:00 - 17:30

帕蒙昆贴牟尼祖师(术.湛塔萨罗)传记

(术.湛塔萨罗)传记

北榄寺祖师

出生和家世

    佛历2427年(1884年)10月10日,祖师出生于素攀府颂丕农县颂丕农村一户以买卖稻米为生的家庭。祖师俗名术.弥给诺,父亲名艮. 弥给诺,母亲名素在. 弥给诺。

北榄寺祖师

莲叶之乡

    祖师的家乡地形特殊,犹如两片莲叶,四周河道环绕,面积约20泰亩。众弟子同心合力在祖师家乡修建了一座形似八角金山的“帕蒙昆贴牟尼祖师纪念堂”,堂内不仅记载有祖师毕生勤修波罗蜜的传奇经历,中央还供奉着一尊祖师金像,供众弟子瞻仰顶礼,并以祖师为典范勤修功德波罗蜜。

北榄寺祖师

自幼懂得自我教导

祖师从小天资聪明,意志坚定,下决心要做的事,一定坚持到底,若未取得成功,必锲而不舍。譬如,他小时候经常帮父母放牛,若牛误入别家牛群,就算日落天黑,也会坚持去寻找,找不着不回家。此外,祖师自幼心怀慈悲,每天早起帮父母下地耕田,在接近中午时,他总会抬头观望天上的太阳,看是否到了该让牛休息的时间。他会准时让牛休息,为此还被大姐指责说借机偷懒。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怜惜牛只,不让它在烈日下过度劳作。每当看见牛只疲惫不堪时,他就会领着牛只到河边洗澡,然后放它吃草。他长期遵循老一辈人的做法,悉心照顾耕作的牲畜,准时让它们休息,不会过分苛待,诚如谚语所说:十一点钟的太阳能杀死水牛。

北榄寺祖师

童年的教育

  祖师九岁时随出家的叔父在颂丕农寺读书识字。后来,他又到佛统府班伦县邦巴寺随萨法师学习高棉文,直至能够流利阅读高棉文书籍——《帕玛列》。

北榄寺祖师

立誓终生出家

祖师十四岁时,突然收到父亲逝世的噩耗,身为长子不得不提早接管家族的生意。直到十九岁,有一次卖完稻米后,他携带几千泰铢的收益与雇工们一起划空船返程。途中需经过一段名为“帮依叹河”的河道,该河道虽不长却十分弯曲,常有盗贼出没。当时他持枪站在船尾,这一般是盗贼首先攻击的位置,心想不如与船头的雇工对换位置,可转念一想:这些为我工作的雇工,每月只赚十一到十二泰铢的工钱,剩下的钱全归自己,如今遇到危险怎能让他们身处险境?

如此一想,他毅然放弃与雇工对换位置,依旧站在船尾掌舵,独自面对危险。当船驶离河道那一刻,他顿然醒悟:养家糊口的确艰辛,父亲也是这样为生活奔波劳累,没有半点空闲时间。不努力谋生的人,只会沦为社会的底层,很难获得他人尊重,也会被邻里乡亲看不起。祖辈们一直沿袭这种生活方式直至父亲这一代,可如今他们都已经往生,而我也终将一死。我为何要这般奋不顾身地追求财富,往生后什么也带不走,还不如出家为僧。

当下,时年十九岁的祖师立誓终生出家,然后加倍努力工作,以便尽快攒够母亲日后生活所需的花销。就算自己未来出家,母亲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戒师:迪法师

素攀府八度山寺

羯磨师:温雅努优法师

素攀府颂丕农县颂丕农寺

教授师:浓因塔素宛诺法师

素攀府颂丕农县颂丕农寺

北榄寺祖师

出家

1906 年7月,时年二十二岁的祖师在素攀府颂丕农寺出家受戒,法名“湛塔萨罗”。

   祖师出家后,先在素攀府颂丕农寺坐雨安居。出雨安居后,祖师前往曼谷卧佛寺常住深入研习《经藏》。可是学习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经常会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有时托钵得一点食物,有时只得一个橘子,有时甚至托空钵。此外,祖师也不习惯问其他比丘要食物,所以经常忍饥挨饿。他心想:如果因得不到食物而饿死,也不算是白死,至少可以激发众人的慈心,好让其他比丘不再挨饿,托钵能得到充足的食物。

    祖师出家第一天先跟随浓因他素宛诺法师修习止观。第二天,跟随素攀府邦巴玛县诺寺的念法师修习观法。随后,前往颂丕农寺坐雨安居。

北榄寺祖师

研习《经藏》

在颂丕农寺出雨安居后,祖师前往曼谷卧佛寺常住,深入研习《经藏》和修习禅定。出家十年后,他的巴利语造诣已相当精深,能准确流畅译出《大念处经》。因此,他决定暂停专研巴利经典,全身心投入修习毗婆舍那。

北榄寺祖师

证入法身

1917年,祖师前往暖武里府挽粿县邦库威镇博恩寺禅修,教寺中的比丘和沙弥巴利语。当时,祖师觉得自己出家多年,却一直未证悟佛陀所证之法。后来,同年10月的月圆日,祖师随僧团诵完波罗提木叉后进入大雄宝殿,面对佛像虔诚发愿道:

“祈求世尊慈悲,赐予弟子世尊所证之法。如果弟子所证悟的法能广泛利益佛教,就祈求世尊慈悲加持,使弟子顺利证悟,弟子将自愿作为护卫佛教的先锋战士。倘若弟子的证悟有害于佛教,则无需劳驾世尊加持,弟子将奉献生命,以报佛恩。”

最终,祖师发现了佛陀入灭五百年后失传的入法身之法门。随后,祖师开始教授世人入法身之法门,并解答有关人生来是为了什么,以及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

北榄寺祖师

弘扬法身法门

1917年,祖师出雨安居后前往佛统府挽铃县邦巴寺教导禅修。在祖师谆谆教导下有三位比丘,即尚望法师、本法师和武法师以及四位居士证入法身,他们也成为了祖师证法的见证者。之后1920年,祖师再次派桑万法师前往邦巴寺教导禅修。

北榄寺祖师

就任北榄寺住持

1920年,祖师被任命为北榄寺住持,教导国内外比丘、沙弥、优婆塞和优婆夷法身法门。1937年至1959年间,北榄寺的常住比丘和沙弥多达500人,在当时的泰国是学习佛法和禅修最大的寺院。有大量善信弟子透过如法修行而证入法身,由此证明法身真实不虚,且大有裨益。许多外国善信慕名来到北榄寺跟随祖师学习禅修,当他们学有所成后又返回自己的国家弘扬佛法。

北榄寺祖师

示疾与圆寂

祖师在圆寂前五年召集全寺弟子开会,宣布自己将在五年后圆寂,希望众弟子继续执行原定的计划,不要懈怠,齐心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祖师认为弘扬法身法门尤为重要,未来的北榄寺将会越来越兴盛。弟子们恳请祖师常住世间,祖师却说:“不行,五年后一定要走。”

祖师病重期间还号召众弟子继续弘扬法身法门,并交代不要火化他的遗体,做防腐处理后保存起来。

1959年2月3日下午三点零五分,祖师在北榄寺安详圆寂。

北榄寺祖师

弟子薪传

祖师圆寂后,最杰出的弟子之一——詹.孔诺雍老奶奶遵循祖师的临终嘱托,留在北榄寺等候法身法门的传承人。1970年,老奶奶和法胜大师带领众弟子一起创建法身寺,法胜大师担任住持并继承祖师的衣钵,立志将法身法门弘扬到全世界。

北榄寺祖师

北榄寺祖师的重要性

北榄寺祖师教导世人要相信业果法则和解脱轮回。他证实了佛陀的教诲与觉悟真实不虚且大有裨益。因此,祖师让我们对《三藏经》中佛陀的教诲充满信心,尤其是《三藏经》中“法身”一词,只可惜没有说明证入的方法。可正是源于祖师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入法身之法门,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和证入法身。祖师证实证入法身的人可以去往天界或地狱,不仅可以同地狱众生交谈,还可以回向功德给他们。祖师通过修行证入法身,证实了天界、地狱、善恶果报的真实不虚,促使我们也要勤修善行,解脱生死轮回。

我坐下之后,若不能证悟佛陀所证之法,宁死不起座,哪怕血肉干枯,只剩下皮、筋、骨也罢。

北榄寺帕蒙昆贴牟尼祖师(术.湛塔萨罗)

帕蒙昆贴牟尼祖师生平事迹

佛历 年龄 祖师生平事迹 国家大事记
2427
祖师出生于素攀府颂丕农县
2436
9
跟随叔叔学习知识
2441
14
父亲去世后开始从事买卖稻米的生意
2446
19
立愿终生出家
2449
22
出家
2460
33
证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461
34
住锡北榄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474
47
设立深修工厂
2480
47
奶奶遇见祖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
2487
60
法胜师父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
2493
66
制作第一代佛牌、创办学校
朝鲜战争爆发
2494
67
制作第二代佛牌
2496
69
派比丘到英国传教
2499
72
制作第三代佛牌
朝鲜战争结束
2502
74
在北榄寺圆寂